2月7日,汽車博主@大師兄韋熙宇稱收到了個消息,特斯拉確定今年會逐步對第三方品牌車型開放充電樁。特斯拉官方并未給出回應,開電動車的各位可以先期待一下。
(圖片來自微博)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有網友認為特斯拉開放充電樁,其他品牌的車型雖然能使用快充,但是收費方面會比特斯拉車型更貴一些。小雷認為這也有一定的可能性,畢竟開放充電接口/協議存在“授權”的可能性,收費貴一點也是意料之中。
燃油車時代,車企只需要管怎么把汽車做好、賣好就行,加油的事情就交給各大油服企業以及加油站了。但踏進新能源時代,車企除了要把汽車做好,同時也要想方設法建設充電網絡,加強汽車充電的便利性。在一眾新能源車企中,充電網絡做得比較完善的,大概只有特斯拉、蔚來、小鵬等,而蔚來的換電業務成為了電動汽車補能的全新方向。
(圖片來自Pixabay)
能在充電樁普及上認真的廠商真的不多,因為建設充電網絡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成本,而且普及速度很慢,導致目前的充電網絡覆蓋依舊有較大的空洞。尤其是高速公路,出行高峰時,服務區的充電站基本都是排長隊的。再加上小區物業口徑不統一,有的不讓車主/車企安裝充電樁,普及難度更上一層樓。
另一方面,盡管國內所有支持插電的汽車,接口都是統一的,但是內部的快充協議可不一定,就像手機一樣,不同品牌的快充協議不一致,而且也不跟其它品牌的機型兼容,導致充電速度體驗影響很大。如果特斯拉開放充電樁以及快充協議,那么其它品牌的車型也能共享其充電網,不用考慮兼容性問題。
一些規模不太大的小型車企其實是不具備建造充電網的條件的,同時也有的車企并沒有建立充電網,所以這一類車主往往要“借用”其他品牌的充電網補能。根據蔚來提供的數據,蔚來充電樁76%的電量都是服務于非蔚來品牌的車型,其中比亞迪、特斯拉的占比最高。充電網絡是電動車的“生命源泉”,沒有便捷的充電體驗,電車不可能走遠。
(圖片來自蔚來)
普通充電樁普及都那么難,更別提那些超高壓快充等先進技術了,一旦到了使用高峰,電網分分鐘要“過載”。
說回到充電樁上,現在的新能源車企都想靠獨占充電技術或自定標準去“綁住”用戶,這是不現實的,也不利于電車普及。小雷認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以及充電都要指定一個通用的標準,不分品牌,讓所有新能源汽車都能共享一個充電網,大家充電更方便,電動汽車才能更好地普及,特斯拉對外開放充電樁,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。
關鍵詞: 新能源車